2007年4月13日 星期五

分享~專家理財建議三則

理財愈簡單愈好

說來難以置信,擁有國內投信資產管理經驗長達十三年經驗的許慶雲,在面對詭譎多變的金融環境時,投資理財竟然僅有簡單的二大原則:

一、投資標的大趨勢;二、資產配置狀況。

「愈簡單的邏輯,就愈容易看清事情的原貌,理財也是同樣的道理。」德盛安聯投信總經理許慶雲不急不徐地道出她的理財觀。

投身投信資產管理業界之前,許慶雲曾經為某大企業負責國外投資團隊的成員之一,工作環境使然,必須每日盯緊著日本、新加坡、泰國等亞洲金融市場的變化,當時她過著白天看亞洲,晚上看美股的日子。一次偶然的機會,許慶雲赴香港拜訪德盛安聯的區域總部,接觸到國際集團資產管理的投資理念、策略,為實際了解運作,她就轉換跑道投入德盛安聯投信。

有一次許慶雲負責德國基金經理人來台進行全省巡迴演講。為替演講進行準備,這名基金經理人將他所要闡述的投資理念、選股邏輯等文件先送到台灣辦公室。而許慶雲也將台灣投資人的偏好,對於投資市場的看法,傳達給該名基金經理人得知。

沒想到,活動結束,這名基金經理人突然告訴她,緊盯全球金融市場,做策略調整是他所屬研究團隊的工作,他無法在每次市場大波動時,及時地跟全球各地的投資人報告,因此,「對於投資人而言,投資理念的溝通遠比市場看法來得重要!」聽到這個說法,許慶雲頓時豁然開朗,原來投資理財不應該影響到正常生活與工作,而是應該選擇正確的標的,運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入。

所謂標的選擇,許慶雲說,可簡單區分為景氣循環、長線趨勢兩種類型,區域型基金就屬於前者,投資人必須有恆心投資完一個景氣循環,才看得出效果;至於長線趨勢的產業,必須把短線的波動排除在外,運用定期定額方式來投資。

不過,台灣絕大部份人很執著價格波動,「投資之後,怕有更低價可以承接,賣了又擔心,後面有更高價出現。」許慶雲認為,這是一般人的投資心理,其實長線趨勢足以抵消掉波動帶來的風險,對於定期定額的投資者而言,價格只對贖回的當下有意義,在投資的過程當中不具任何意義,投資人有這樣的心理建設,長期投資方向,便不受短期波動的影響。

許慶雲說,女性投資人往往比男性,更有耐心去完成長達一個景氣循環的投資計劃,也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議,這些都是女性投資成功的特質,只要能夠放心去涉獵一些專業財經術語,就能達跟她一樣達到簡單理財的境界。
##CONTINUE##
投資有「感覺」的市場 周幸怡順勢賺大錢

臉上總掛著甜美笑容,帶領著投顧圈新星氣息的億達投顧董事長周幸怡,在大起大落的金融市場裡,曾有很多賺大錢的機會,可是,她卻僅追求一年10%的穩定報酬率。她說,按自己風險的承受度去選擇投資標的,像是風險報酬兼具的平衡型基金,長線趨勢向上的亞股,都是不錯投資標的。

五年級後段班的周幸怡,投資經驗長達十三年。猶記得剛出社會時,月薪不過三萬元出頭,可是她母親幫她跟了一個互助會,強迫儲蓄存到二十萬元,累積到第一筆投資的資金。由於當時她的妹妹,在專業股市投資分析媒體工作,於是,她就把錢交給妹妹代為管理,投資國內績優龍頭股。

後來,周幸怡的妹妹到國外求學,也未幫她出脫持股。過了一段時間之後,周幸怡發現這些個股的投資報酬並不突出,有的股票幾乎沒有漲。這段經驗,讓她了解投資理財即使有他人的建議,自己還是得下功夫去研究。

投資自己有感覺的標的,就是她的投資竅門之一。周幸怡說,女性擁有細微的觀察力,運用此項特質,就很容易發崛身邊有潛力的投資市場,像她喜歡到日本觀光,利用赴日旅遊的機會,觀察到日本經濟復甦的跡象,於是在一年多前,她就開始投資日本基金,正好搭上這一波日本景氣復甦風潮,賺了不少。

除了日本基金之外,周幸怡投資國內房地產也有不錯的斬獲。在這一波國內房地產景氣尚未翻揚之前,一名從事房仲業近二十年的朋友,跟她提及信義計劃區精華地段房價不跌反漲,顯示房地產景氣開始有復甦的現象,周幸怡聽了眼睛一亮,決定聽從該名友人的建議,與幾名好友集資投資了桃園、台北市的小套房,結果投資報酬率也相當不錯。

不過,周幸怡強調,資產配置還是很重要。在她的觀念中,房地產為高風險的投資標的,主要要是因為流動性低,雖然租金收益率優於定存,但仍不及她所設定一年10%報酬率,因此,她只會將三分之一資金放在像房地產高風險的投資標的上。

善用婦女險 人生更美麗

副總統呂秀蓮宣佈參加民進黨內二○○八年總統初選,這代表現著女性「她勢力」的崛起,女性社會經濟愈顯重要,為了讓女性壽險保障更為完整,各大壽險公司為女性量身訂作婦女險,在晚婚、不婚的趨勢下,結合壽險、儲蓄、醫療等保險功能,成為女性投保第二張保單的最佳選擇。

壽險業建議,婦女朋友可視己身不同的生活狀況,增加不同的保障,不婚主義者可增加長期看護險,雙薪家庭的職業婦女,扮演著家庭經濟來源之一,可以提升壽險保額,或是以投資型保單來累積子女教育基金,至於單親家庭,壽險保額最好拉高到年收入十倍以上。

現代人晚婚,高齡產婦人數直線上升,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,九十四年女性平均初次生育年齡提高至二十七點七歲,與八十四年相比,生育年齡增加一點六歲,高齡生育風險比過去來得高,尤其女性又有潛在特定疾病的威脅,終身壽險、醫療險、年金險只能涵蓋一般的風險,對於生育、特定疾病的保障並不充份。

有鑑於此,國內壽險公司包括國泰、新光、ING安泰、國際紐約、三商美邦、保誠、全球、中壽等壽險業者皆有婦女保單等產品,最近,南山人壽也加入婦女險的戰場,推出婦女終身保險,這張保單包含了女性特定癌症、女性特定手術、特定疾病、婦女懷孕生育、嬰兒先天性重大殘缺等項目,並有基本保額三倍的壽險保障,也就是一百萬元的保額,可提供應三百萬醫療險以及三百萬元終身壽險,合計六百萬元的保險。

南山人壽意外及健康險副總童恩霖指出,女性朋友對於風險意識愈來愈高,男女投保比率由一○○比一○五,提升到一○○比一一○,而婦女險將是提供女性生育、特色疾病發生最好保障。

ING人壽則建議,年輕女性可朝依風險保障、醫療保障二大方向投保,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,以低保費、保障可以擴充的終身壽險或定期險為主,若有經濟能力許可,也別忽略自身癌症險的規劃,因飲食習慣的改變,罹患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,尤其女性會面臨特定癌症風險,而婦女險保單往往納入特定疾病納入保障的範圍。

資料來源:中時電子報

沒有留言: